发布时间:2022-06-01 23:00:55 人气:2933
活动现场集体照
董仁威
2022年5月29日,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在蓉召开荣获四川省科普科幻终身成就“银牛奖”颁奖仪式和董仁威系列新书发布会暨80寿诞招待酒会。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在会上授予董仁威科普科幻终身成就“银牛奖”。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吴显奎致开场辞、副理事长杨再华宣读颁奖决定、并由副理事长雷华授奖:
董仁威,男,1942年生于重庆,四川大学生物系细胞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著名科普科幻作家、活动家。现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监事长、成都时光幻象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多次荣获四川省、成都市科技进步奖,被授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荣誉称号,获得四川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和中国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称号。
自上世纪70年开始业余从事科普和文学创作,先后出版科普、文学著作102部,代表作有:《遗传工程趣谈》(获得中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获得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生命三部曲》《白猫黑猫》(长篇小说)《分子手术刀》(科幻小说),以及《科普创作通览》《中国百年科幻史话》《70+开挂人生》《四川依然美丽》《寻味成都.重庆》《兰花鉴别手册》《食品加工新技术》等不同类型的出版物。并组织科普作家集体创作了获奖丛书《新世纪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趣味科普丛书》《小科学家丛书》等30余套。
近20年来,董仁威致力于科普科幻组织工作,先后担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10年)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并以此为依托成功举办了12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奖掖包括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陈楸帆、江波、郝景芳、宝树、阿缺、程婧波、谢云宁、杨鹏、马传思、超侠、陆杨在内的大量科幻名家,为四川乃至全国科幻事业和科幻产业加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褒奖董仁威为四川科普科幻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弘扬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科普创作,不断超越自我献身科普科幻事业的崇高精神,根据《四川省科普科幻创作终身成就奖评选颁授办法》规定,经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授予董仁威“四川省科普科幻创作终身成就银牛奖”。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2022年5月29日
董仁威(中)与理事长吴显奎(右二)、副理事长雷华(右一)和杨再华(左二)、秘书长乌珠热
吴显奎携夫人张卫星向董仁威赠送百寿图金卷
与董仁威有亲密合作关系的相关企业派出代表们来到现场,时光幻象代表程婧波赠送了《董仁威80寿辰纪念文集》,海南壹天视界甘伟康董事长、腾讯天美团队、四川教育出版社(董仁威著《你好,露卡!》一套5册彩绘本100套)和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董仁威著长篇科幻小说《三星堆迷雾》100册)等单位的代表也纷纷送上寿礼。
时光幻象公司代表程婧波向董仁威赠送《董仁威80寿辰纪念文集》
海南壹天视界公司代表石以向董仁威赠送大型野山参
腾讯公司代表王晋海向董仁威赠送天美工作室礼物
董仁威的亲友,以谷文娟、张昌余和李庆雯等亲朋为代表,分别赠送了他们亲自创作的寿字绣、书法字和工笔画等。
谷文娟(95岁)向董仁威赠送的寿字绣作
张昌余(79岁)向董仁威赠送自己亲题的《山海云松》书法字
李庆雯向董仁威赠送亲自绘制的《松鹤图》工笔画
由四川教育出版社社长雷华主持,举行了董仁威新著《你好,露卡!》《三星堆迷雾》和《白猫黑猫》发布会。
董仁威著长篇科幻小说《三星堆迷雾》(北京出版集团,2022)
董仁威著少儿科普绘本丛书《你好,露卡!》(四川教育出版社,2022)
这三部新著是董仁威给自己的80岁生日的礼物。这三部著作,是他在科普、科幻、文学三大领域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巨著。《你好,露卡!》,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一套5册大型科普绘本丛书,他用现代最前沿的生命科学成就、通俗生动的语言,回答千古难题:“我们从哪里来?”北京出版集团出版的《三星堆迷雾》是一部新颖的长篇科幻小说,用亲身科考的经历,“科幻”的手法,破解三星堆万古之谜,引人入胜,开启思路。长篇小说《白猫黑猫》,他用24年时间写成,是一部中华民族复兴的史诗。这三部书都受到业内权威人士的高度肯定,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吴显奎发言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吴显奎高度评价董仁威一生的成就。他说:
董仁威先生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科普科幻创作。将近半个世纪,始终把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作为他生命的主旋律,特别是在他退休之后的20多年间,编辑、主编、创作了在全国有影响的、大量的科普图书和科普作品。他创作的《生命三部曲》《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李时珍、摩尔根)》在全国有广泛的影响。
董仁威有着可贵的个人情怀。首先表现在他有着不断的创新精神,创新贯穿在他的生命的始终,创新是他一路走来的主题歌,创新是他生命中的最大的亮色。
第二是超越。董仁威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不断地超越着自己,超越着自己的创作水平,超越着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超越着科普科幻的组织能力。
第三,他有着非常可贵的分享的品质。无论是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还是近20年,董仁威始终能够把他个人的成果,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会与科普科幻同仁分享,他在分享的过程中享受着生活的快乐!
我们号召全省科普科幻作家向董仁威学习,学习他执着于科普科幻不断创新精神,学习他不断超越自我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合作共享的的高尚品德,为繁荣四川科普科幻创作,为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的科普科幻作品,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董仁威著作一角
董晶代表家属给董仁威祝寿。他发言的题目是:父亲的科幻人生
董晶发言
一晃,就是父亲八十大寿的日子了。
记得十年前,父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我为父亲写了他退休后10年的传记,作为生日大礼献给了他老人家。现在,又是十年了。尽管这十年,我因为本职工作的繁忙,不再如前面那个十年一般全身心围绕在父亲身边,做他生活中的儿子、事业上的弟子和科普创作中的同志,但我依然在星云奖等工作中与父亲共事,依然做他忠实的粉丝和小弟,依然为他热爱的事业所感召,依然继承了他乐天的衣钵,和他一起乐天人生。
现在这个时代,父子能有共同爱好,聊到一起、学到一起,一起去做大家都喜欢的事情,很少了。我和父亲正是这样一对父子。回顾自己三十几年的学习和工作生涯,真能算得上我老师的人,除了小学的启蒙老师,也只数得出父亲这一个人。他对科普、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都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我从一个“铜臭十足”且“灰蒙蒙”的“药川川”(四川话:医药销售代表)转型到科普创作之中。人生因为父亲而存在,更因为父亲而凸显价值,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血脉关系,更是先天与后天的集成,慈父和严师的和谐。可以说,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是我这一生的荣幸,更是上天对我的厚爱。
父亲是一个个性乐观、积极向上的人,乐天人生是他后半生不懈的追求。他一向说:“退休只是人生一个新的开始,我的潜能还很大,可以再做一些事情,不能浪费了大自然赐予的一人只有一次的生命。”确实,我能够感受到,父亲的退休生活比在职的时候更充实、更丰富,也更有意义。“在享受中创造,在创造中享受”的思想,一直是父亲从事创新型科普创作的核心思想。把过去认为很枯燥的科普科幻创作变成旅游、变成探索、变成兴趣、变成事业、变成心灵日记,再变成科普科幻作品甚至星云奖这样的伟大作品,这才是父亲喜欢的创作之路,也是他乐此不疲的原因。
这一个十年,是父亲“科幻”的十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十年,他都在玩儿科幻、写科幻,做一切和科幻相关的工作。
2010年,父亲和吴岩、姚海军联合创办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共同努力发起成立了一个华人科幻爱好者、创作者、从业者的家园。
记得那时候,大家一起坐在成都九眼桥的一米阳光茶馆里,聊到一个问题:这个协会既然组织起来,既然把那么多国际国内的华语科幻爱好者聚集起来,那每年总得做点儿啥事啊?总得为会员服务啊?总得发点儿声儿,掀起一波高潮啊?
于是,在海军老师的倡议下,在父亲的带领下,在吴岩老师全力支持下,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应运而生。
匆忙中,一个并不完善的章程出来了,评奖的办法公布了,专家评审组也建立了。数月之间,候选作品纷呈而至,科幻界同好热血沸腾,QQ群、微信群纷纷爆满,星云奖话题一时炙手可热。
原计划,一个圈儿内人自娱自乐、在小电影院就可以举办的颁奖活动,不知不觉中升级成一个奥斯卡式的颁奖典礼。靠着父亲忽悠台湾一个影视公司赞助的1万元,在婧波忽悠下,尚在艰难创业的付胜捐赠的场地租赁费4000元,办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科幻奖项颁奖典礼。
刘慈欣、韩松、王晋康、何夕等科幻大腕儿们也放下身段,自掏腰包吃住行,不远千里来成都“扎场子”。以程婧波、李庆雯和我为首的一帮志愿者在父亲带领下,找来免费的主持人,制作免费的动画片头,自己策划写稿并动手剪辑了没花一分钱的开场短片和颁奖视频,在3块钱一米的淘宝红地毯上,开始了华语科幻星云奖的首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就这样,按照父亲的要求,真的一个有那么一丝丝奥斯卡味儿的颁奖典礼,在地球历2010年8月8日,银河系第三旋臂太阳系第三行星地球·成都盛大举办。满座80人的影院放映厅,硬是塞下了近200人,获得了新华社的正式报道,上千家网站转载,华语科幻星云奖一炮走红。
从此开始,父亲十数年如一日为星云奖而操劳。评奖、办会、找钱、求人,事无巨细他都要亲力亲为。甚至为了星云奖一点小事,他还挨过网暴,被网络愤青暴打无数拳、心跳180,依然不怨不悔,坚持至今。
说实话,即便把这么艰巨的任务和伟大的事业放在我这个正当壮年的人身上,也会喊疼吼累,受不了来不起的。但,这个七老八十、浑身是病的老太爷,硬是撑了这么多年。
当然,这得感谢姚海军、吴岩两位老师对他的全力支持,还得感谢甘伟康、姚予疆两位好兄弟对他的无私帮助,还得感谢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陈楸帆、江波、郝景芳、宝树、阿缺、程婧波、杨鹏、马传思、超侠、陆杨等一帮科幻作家对他的认可和“扎起”,还得感谢阿贤、杨枫、孙悦、李庆雯、陈丽萍、李雷、枫静等一帮志愿者对他的工作支持。没有这些兄弟姐妹对父亲的认可和支持,他也不可能千辛万苦坚持到今天。
十年漫漫星云奖,十年父亲科幻路。
科幻之外,父亲在科普创作道路上依然耕耘不止。《你好,露卡》《生命三部曲》《转基因漫谈》等科普著作不断出版。打磨了足足20年的长篇小说《白猫黑猫》也隆重推出。同时,还不忘率领跟着他数十年的一帮科普小伙伴,不断出击,推陈出新,创作出《少年科学院丛书》《现代农民科学素质教育丛书》等科普大系。现在,更有将他数十年创作的科普作品整理出来,重新以科学漫画和儿童有声读物的形式进行改编,创造一个《萌爷爷故事会》系列,打造一个知名科普品牌。
父亲,正是用他的乐天人生观,在七十以后开挂人生,按照一个中国式的预言师给他做的“太公家业八十成”的祝愿坚定不移地在科普和科幻道路上前进着!
今天,请在座的诸位见证,八十开始,父亲家业必成,前面八十年仅仅是他人生的冰山一角。未来的无数年,才将见证他精彩人生的累累硕果。
最后,我坚信,每十年一次为父亲而做的这个作业,我还会认真完成千百次。
祝愿我的父亲,在未来的每一天,万事如意,乐天开心!
最后,董仁威致答谢辞,他发言的题目是:感恩一生中遇到的贵人。他说:
董仁威
谢谢显奎,谢谢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在我成为“80后”的这个个人生命节点,授予我四川科普科幻创作终身成就“银牛奖”。这是送给我最好的生日礼物,无比欣慰,终身难忘。
谢谢各位送我的生日礼物。
谢谢四川教育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各送了我100册他们出版的我为自己的生日献礼的《你好,露卡!》(少儿科普绘本丛书)和《三星堆迷雾》(长篇科幻小说),并由四川科普作协与四川教育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举办我的新著发布会。
谢谢海南壹天视界代表石以代表董事长甘伟康送来我最需要的礼物:大型野山参和冬虫夏草,表达了关注我健康长寿浓浓的亲兄弟一般的情意。
海南壹天视界公司甘伟康董事长赠送的冬虫夏草(左)
谢谢时光幻象公司的代表程婧波送的《董仁威80寿辰纪念文集》,这是公司的同仁,以董晶、阿贤为主编,花了两个月功夫编成的,是一个十分难得的个人史纪念品,弥足珍贵。
谢谢腾迅公司天美团队委托王晋海送来的礼物。祝腾迅公司天美团队与我们华语星云奖的合作更上一层楼。
谢谢我生命中的贵人,95岁高龄的谷大姐,她送给我珍贵的绣作《寿》字,表达了她对小兄弟的无限关怀。我借此祝她老人家健康长寿,万寿无疆!
谢谢我的终身知己好友张昌余,他送给我的祝寿书法《山海云松》,是他在病情加重的时候,忍痛为我创造作的,刎颈之交的情意使我深深感动。
谢谢我的大妹子李庆雯,她花了整整一周时间,为我创作了大型国画《松鹤图》,其情可感!
还有在场与不在场的亲友,送来了各种各样的生日礼物,无时间一一列举,在此一并致谢!
谢谢在座的诸位至爱亲朋,你们在疫情中克服各种困难来参加聚会。
由于疫情的原因,组织者这次只请了家住成都的少数亲友参会,在此,对外地早已准备来蓉参加聚会的至爱亲朋表示诚挚的歉意!
你们和因种种原因未能赴会的亲友,是我80年生命中過到的最重要的人。
回顾自己的一生,最幸运的是遇到过许多贵人,他们是我人生的指路人,影响了我的一生。
童年时代,对我影响最大的母亲廖宗俊和重庆观音桥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谢高顺老师,他们使我立志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少年时代,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重庆南开中学少先队的总韩导员张继梁老师,他使我立志成为一名生物科学家。
遗憾的是,他们都已仙逝,无法在这个纪念日当面对他们进行感谢。
青年时代,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四川大学生物系方文培教授、梁中宇教授、邵岳生教授,他们将我引入生命科学之门。还有四川大学新闻学院的前院长邱沛篁教授,他是我进入作家队伍的领路人。
参加工作以后,我過到两个贵人,使我在工作岗位上小有成就。今天他们都在场了,我要隆重地推出他们。一个是90高龄的张厂长,张天钦先生。他是独立师派来进行三结合的代表。是他,将我引进成都味精厂,他像兄弟一样,像家人一样对待我,每年国庆节都要请我一家人去他家吃饭,观赏烟火。并让我同他一起,东奔西路,协助他组织了将味精厂转为制药厂的行动。当我和姚方用恒温室的摇床获得了第一批卡那霉素样品,向市政府报喜以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我们厂的先进事迹:“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我们厂成了抓革命促生产的典型,给了我们厂出席九大的一个党代表名额,引来省革委主任张国华、国家科委副主任来厂视察。我们的张厂长到处作报告,在报告中将我塑为“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的典型。
在制药厂工作的时候,我遇到的第二个贵人是谷文娟大姐,她是老革命,南下干部,市医药局组织科科长。她曾在我们厂工作一段时间,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她把我推上制药四厂的领导岗位,还准备将我进一步向上推,她千方百计将我的爱人从外地调来成都,使我们一家团聚。谷大姐,你是我们一家的恩人,谢谢您!
今天,我在制药四厂工作时的同事,我的上司吴晓辉书记,知我爱我的战友顾中益、郭英来了,还有,我在制药四厂工作时的坚强后盾-市科委原计财处、综合处处长李祚炳来了。谢谢你们与我一路同行,度过了我人生第一主战场34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贡献了上千万利润历史的光荣生涯。
今天,我人生第二战场,我终身为之奋斗的科普科幻事业的同好们的代表来了。
董仁威(中)在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上(北京,2017年)
我在科协科普科幻界遇到的贵人很多,比如,四川的方守默、刘佳寿、曾启治、王吉亭、王家善、吴平国、童恩正、杨潇、秦莉、贾万超、谭楷、周益光、吴显奎、雷华、程婧波、何杨、武明、雷斌禄、张昌余、杨再华、陈俊明、谢正德、徐渝江、尹代群、欧阳军、陈红卫、何定镛、林绍韩、刘虹、童恩文、宁蔚夏、曾宇桥、曾宇路、刘金星,还有北京的颜实、尹传红、沙锦飞等等。
1979年,在市科协主管科普工作的川大校友方守默将我的科普文章:《赖氨酸的妙用》,推荐给成都晚报《科技与生活》发表,在方守默的引荐下,使我逐步成为成都市、四川省科普核心层成员。方主席是我科普道路上的引路人。周益光主席使我成为成都市科普作家协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刘佳寿是第一个在《科学文艺》上发表我的科幻小说的人,并将我作为四川省科普科幻创作人员重点培养。吴显奎、曾启治、杨潇、秦莉、张昌余、何定镛,则是我在担任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十年领导人时的主要支持者,他们给予我许多帮助。特别是吴显奎,除了我担任十年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负责人所给予的许多实质性的帮助外,还在接任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负责人后,对于我这个退下来的前理事长,在事业上、生活上,乃至我的家人的工作安排上,都主动地、尽心尽力地给予帮助,是我们家的贵人!
今天,家驻成都的科普界的同人、好友:吴显奎伉俪、周益光、杨再华、雷华、张昌余伉俪、黄剑华、石以、何杨、武明、徐渝江、李庆雯、尹代群、何定镛、陈红卫、宁蔚夏、欧阳军、曾宇桥、曾宇路、黄剑华、谢正德、乌珠热、颜菁菁、郑洁、薛丹等26人来了。谢谢大家!
在退出省科普作协后,我在科幻界朋友的支持下,介入科幻界的活动,渡过了从70岁到80岁的科幻十年。在这十年中,要感谢的人很多,特别是华语科幻星云奖的共同创始人姚海军、吴岩,赞助企业的代表甘伟康、姚予疆,以及我办奖的助手董晶、程婧波、杨枫、孙悦、阿贤、三丰、陈丽萍,科幻圈的领头羊刘慈欣、韩松、王晋康、何夕、陈楸帆、江波、张冉、宝树、阿缺、谢云宁、马传思、尹超、陆杨、姬少亭、马国宾,还有张译文、李凌己、陈柳岐、林天强、苏学军、陈玲、黄埔开疆、肖汉、杨信伟、高辉、王卫英、杨平、凌晨、任冬梅、金霖辉、李雷、赵锋、赵彤、李玉帼、张立红、杨越、高坤、王晓义、刘明辉、严锋、饶虹飞、赵宏洲、赵海虹、樊杰、宋辰星、庹建伟、萧星寒、刘健、成全、郑军、杨波、E伯爵、孙春华、赵文杰、潘亮、顾备、韦迪,海外的北星、宋明玮、刘宇昆、杨蓉、水弓、吟光、狐习等等。
今天,家驻成都的科幻圈朋友的代表:姚海军、程婧波、杨枫、谢云宁、贾煜、姜永育、彭柳蓉、何大江、廖小琴、王林柏等10人来了。谢谢你们!
我特别想对我的作品的读者说一声谢谢!今天在座的有我的许多读者。我的侄孙松松(腾讯的王晋海)是其中的一个。松松的婆婆,我们的表姐唐善勤曾对我说:松松很喜欢看我的《新世纪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看得连吃饭都忘了。松松也说是看着我的书长大的。我们成都科普创作中心四川大学大学生创作室的雷佳对我说,她是看我的《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长大的,她的母亲给她家的三姊妹一人买了一套《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四川大学生物系的方明渊教授,说川大植物专业的学生,很多是看了我写的方文培教授的传记《绿海探宝》,立志成为植物学家,报考川大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的杨顺楷研究员,说,他是看了我的《遗传工程趣谈》,才真正理解了基因工程的。这样的例子不少,包括在各种签名购书会上听到的读者心声。读者对我的作品的肯定,是促进自己献身科普科幻事业最大的原动力!谢谢你们,陪伴我走过50年创作生涯的知己朋友,我最亲爱的成百上千万董著读者。
最重要的是,我的家人、亲戚代表来了。
我的老伴刘斯曼来了,从1967年5月3日结婚以来,与我相伴55年,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是难得的老伴。大儿子一家因我的孙儿董开泰高考在即,学校规定在高考前,考生及父母不能参加十人以上的聚会而缺席,幺儿董晶一家,除孙女被困上海以外,儿媳妇金蓓及两亲家都来了。还有我的大哥董仁扬及侄女董梅、侄女婿贺礼斌来了,二哥的女儿、侄女董红来了,表哥王群虎、侄儿王勇、王兵夫妇及侄孙王晋海来了。
我的大哥董仁扬是全国劳模、大国工匠。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了不起的家族,很幸运。
我的两个事业上的助理阿贤、陈丽萍来了。我的干女儿刘璟瑜主任医师来了。他们三人,加上董晶,不仅是我实现科幻十年、未来少儿科普科幻十年的坚强后盾,还是我生命的保护神。
在今年迈向80周岁遭過的灭顶之灾中,没有他们没日没夜、尽心尽力连续24天的抢救,我不可能活到今天,精精神神地庆祝80寿辰。谢谢你们!谢谢!谢谢!
今天,我幸运地成了“80后”,为了“活着干”,我拟定了80至90岁新的十年计划。
我曾说过,我有三个人生,第一人生,是退休以前,60岁以前,那是人生的主要阶段,完成了成长、成家立业、为社会及家庭作贡献的阶段。
经过这一阶段,人生的任务完成了,进入安亨晚年的幸福时光。社会给了足够的退休金、生活费,什么也不用干了,一门心思享福吧!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我的活法有些特别,把创造作为自己安享晚年的方式。因此,有了我60至70岁之间的科普人生,70至80岁之间的科幻人生。这是我的第二人生。
还有没有第三人生?如果上苍再给我十年,我干什么?仍然是那句话:“活着干,死了算,完蛋就完蛋!”
我计划在新的十年,着力少儿科普科幻再干一些事情。在大家的帮助下,希望我能如愿。十年后,再争取获得四川科普科幻终身成就“金牛奖”!
董仁威及其家人在现场嘉宾的见证下欢唱生日歌并吹蜡烛